上古三大异书?

196 2024-01-13 20:13

1、《山海经》

山海经分为《山经》和《海经》,其中的《海经》又分为《大荒四经》和《海内四经》。《山海经》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,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著。山海经现存18篇,其余篇章内容早已缺失。山海经内容主要是记录了上古时代的地理知识,包括山川、民族、物产、药物、祭祀、巫医等,保存了包括夸父追日,女娲补天,精卫填活,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和寓言,对后世的影响极大。

2、《黄帝内经》

黄帝内经分为灵枢、素问两个部分,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,传统医学四大著作之一,其余三本分别是《难经》、《伤寒杂病论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。

黄帝内经又名《内经》。创作时期大概是先秦至汉代,这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,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说、脉象学、藏象学、经络学、病因学、养生学、运气学等等,从整体观上来讲述医学,呈现了自然、生物、心理等方面的整体医学模式,其基本的素材来源于古人对生命的长期观察、大量临床及简单的解剖学尝试。可以说,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国医学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断治疗的认识基础,是影响中华几千年的医学著作,被称为医之始祖。

《易经》

经易指的是古代三本易书,分别是《连山》、《归藏》、《周易》,三者合称为“三易”,其中《连山》和《归藏》失传了,现存的仅仅只有《周易》。从本质上来说,易经阐述的是关于一切变化的书,长期被用作“卜筮”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占卜。后人多学习其哲理,从而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。占卜是对未来事态的预测,而易经便是总结其预测规律的书,易经包罗万象,纲纪群伦,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,其内容涉及哲学、政治、生活、文学、艺术、科学等等,乃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。

周易相传是周文王姬昌所著(就是封神榜中那个喜欢什么事情都用龟壳摇一摇的老人家!),包含了64卦,384爻,卦和爻各有说明,作为占卜之用。周易没有提出阴阳和太极的概念,太极和阴阳是被道家的阴阳家影响的易传,现在的人经常把太极,阴阳和八卦连系起来,但这是几个不同的概念。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相关评论
我要评论
点击我更换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