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案中教学准备怎么写?

217 2024-01-13 11:18

一、教案中教学准备怎么写?

写教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:

一.课题(说明本课名称)

二.教学目的(或称教学要求,或称教学目标,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)

三.课型(说明属新授课,还是复习课)

四.课时(说明属第几课时)

五.教学重点(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)

六.教学难点(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)

七.教学过程(或称课堂结构,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、方法步骤)

九.板书设计(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)

十.教具(或称教具准备,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)

在教案书写过程中,教学过程是关键,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:

(一)导入新课

1.设计新颖活泼,精当概括。

3.提问那些学生,需用多少时间等。

(二)讲授新课

1.针对不同教学内容,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.。

(三)巩固练习

1.练习设计精巧,有层次、有坡度、有密度。

(四)归纳小结

(五)作业安排

布置那些内容,要考虑知识拓展性、能力性。

二、教学能力大赛中,需要准备教案,这种比赛类型的教案应该怎么设计?

教案编写梳理的基本原则

笔者认为的教案编写的三个原则是一致性,价值性,连续性。前后内容一致,始终有线索在连续的指导整个教学过程,教案上写的内容都是有价值,传递有用的信息。这几点往往是很多老师忽略的,陷入为了写教案而写教案或者为了丰富而追求大而全,花而新,而失去了教案的本身意义。

第一:教案的基本框架(仅作参考)

一份教案的基本框架可以根据教师平时的习惯与大赛精神,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

第二:授课信息

  • 授课信息这部分其实是传递两重信息:一是常规性的课程基础信息呈现,二是课程的特色信息传递。
  • 授课类型:新授课/复习/其他根据情况
  • 课时安排:本教案课时数,一般建议2课时
  • 授课人数:既要符合实际又要与提交作品视频一致
  • 授课地点:可以突出信息化或者场景特色,写清楚是XX智慧教室/XX专业实训室/XX展馆/XX企业等等
  • 授课班级:专业(专业方向)+年级+学期,要与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相匹配
  • 授课形式:理实一体化教学/混合式教学/线上教学/模拟演练/企业实习不同教育理论对授课形式或者授课类型有不同划分维度,这里没有明确界定,各位老师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是否有此内容。

第三:教学内容分析

教学内容分析首先要说清楚以下几点:

  • 教材的出版社,是否国家规划教材是否是专业基础课程\专业核心课程、必修课程\选修课程
  • 所选教材、本课在整个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。

其次要突出教学内容重构(结合专业、思政、当下热点、学生实际情况等),教材重构这里需要老师们下一番功夫,这里基本是打破教材的知识性结构,重组为项目式架构,然后加入时效性元素,进行一定的知识迭代,因地制宜的重新组织,这里会对后期的教学策略,目标,类型,教学准备等等产生影响,这就需要提到开头说的教案梳理的连续性原则,整个教学都是相辅相成的,互为关联的,而不是随心所欲的,始终有一条看不见的线在其中。

第四:学情分析

学情分析的编写可以参考这三个原则:分好维度,指导教学,描述具体。我们分别来看下这三个原则

原则一:分好维度

学情分析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或者四个方面去思考梳理-知识基础,技能基础,素养基础,职业基础,这样的归可以让思路更加清晰,同时也可以引导分析。

  1. 知识基础:具备的知识基础(这里的知识不仅仅是狭义的课程相关知识,还包括行业知识,热点话题等各个方面)
  2. 技能基础:具备的技能基础(这里的技能不仅仅是狭义的课程相关技能,还包括教学终端操作能力,学习平台运用技能等等)
  3. 素养基础:素养可以说是学生在一领域的知识,技能,认同的综合的层次水平反映,教案可能涉及的角度是职业素养,工匠精神, 信息化素养,老师可以从几个角度去分析学生的素养基础。
  4. 学习特点:学习特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析,这个学习特点会对授课形式,情景导入,课堂组织有指导作用,比如喜欢小组探究的形式,喜欢动手操作,喜欢新鲜热点话题等。

原则二:指导教学

学情分析的目的就是为了指导教学,需要根据你分析出的学情去组织教学活动,制定教学目标,制定教学策略。知识基础中,针对课程知识不足的地方要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加强,而学习特点中的学生相关特点要有目的的引导发挥,素养可以和情感目标结合等等,这样也符合我们提到的一致性与连续性原则。

原则三:描述具体

这个描述具体其实应该在教学目标的梳理中更加注意,意思就是对学情分析不要泛泛而谈,有针对性去解析,能够结合专业,结合行业,结合信息化应用,设计教学,结合后续教学组织,教学形式看看当下的情况是不是适合,存在哪些问题然后反推优化后续教学组织,怎样判读你描述的具体不具体:是不是你的学情分析放到任何教案都符合,还是只符合当前教案。

第五:教学目标

教学目标的梳理有点与学情分析类似,教学目标维度要结合本课程的最新课程标准要求,分清几个维度:知识目标,能力目标,素养目标,现在又有老师根据热点单独提出思政目标。另外关于教学目标老师们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描述不具体,其实通过看看教学目标老师的描述用语的结构就能判断是否具体:

名词性的短语或者词汇:什么什么技能,什么什么方法,什么什么知识,这一类都是不具体的。

动宾结构的短语:能够说出……能够+某具体动词+名词。后边的宾语一定要具体某个技能,知识,素养,而不是空泛的套课程名称。这里原则是一定能够可评可测。

第六:教学重难点

教学重点与难点既要描述清楚进行立题,后续的教学过程也要有针对重点难点的措施去破题。

第七:教学策略

教学策略一般是通过课前,课中,课后流程去概括描述,这里可以通过结构图去展现。除此还有对教法学法进行说明,这里就要记得一致性,有价值,连续性三个原则了,教学策略要为教学服务,能够实现教学目标,突破教学中带你难点,根据学情分析制定,尊重大赛精神。

要保证写的每一点都有价值,要么是为教学服务,要么就是突出自己的教学特色,不要为了写而写,要有针对性的去写,始终能够感觉到一条线索贯穿始终。

第八:教学准备

教学准备主要从信息化手段,资源准备,教学环境准备去描述,既是为了展现教师的构思缜密,准备充分。也是为了突出特色,针对有特色准备内容可以在此体现,比如因为重构需要准备的新的活页教材,邀请的远程连线的企业名师,预约的特殊教学场馆等等。

第九:教学流程图

教学流程图基本是按照课前,课中,课后去绘制,后面单独开篇去介绍,教学流程图就是教学过程的“一页纸”展现,要做到凝练,精简,突出重点。

第十:教学过程

教学过程经典的一句经典的描述就是:教案前面提到的问题在这里都要有个交代。教学目标,重点难点,学情分析涉及的内容,要用的策略,准备的环境在过程中都要有体现。教学过程可以按照三段架构去梳理,但是要注意教师活动,学生活动,设计意图及信息化手段要一一对应。

第十一:板书设计

教学能力比赛教师的板书能力还是要体现,虽然现在很多课程用不到板书,但是比如数学,化学,物理等课程体现教师板书功力的课程可以设置此模块,放上板书照片,简单描述板书设计特色。

第十二:评价设计

评价设计的基本针对课前,课中,课后三个维度去设计评价指标。课前的可以参考线上的参与表现,课中的除了课堂参与等还可以考虑课中作品,课后的可以围绕作品完善,拓展补充等角度。

第十三:教学反思

教学反思是对本节课的进行的定论,包括对教学效果,创新之处,不足之处,当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色再进行突出。针对不足之处既要进行反思也给出客观现实的原因,还要给出解决方案。

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

教学始终是一项实践积累的活动,大赛一直改革要力求真实性,所以教案的编写梳理就是构思教学的过程,是为指导教学服务,然后反思优化迭代不断改进。

三、耐力跑教学教案?

耐力跑教学是学生不喜欢的教学内容之一,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,难受。所以说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应该改变教学方式,采用游戏来替代单纯的跑步,让学生在玩游戏的时候跑步,达到锻炼耐力的目的!我想这个就是教育的魅力

四、耳字教学教案?

学会读"耳"。

学会在田字格里的写法。

五、作文入门教学教案?

入门篇,第一课,描写

教学目的:让孩子掌握最基本的描写方法

教学重点:观察事物的主要特征

课时安排:45分钟左右,根据孩子实际可灵活调整

教学内容及步骤:

一、事物的主要特征:

教学方式:妈妈先列出特征项目(如形状、颜色等),再让孩子举出词语,看看他(她)能说出几个词来,妈妈也可一旁提示。

(1)视觉形象(眼能看到的):

整体轮廓:高、矮、胖、瘦、厚、薄、大、小

形状:平面——长方形、正方形、梯形、三角形、多边形、圆形、扇形、五角星形等等

立体——长方体、正方体、圆锥体、棱椎体、圆柱体、台体、球体、球冠等等

颜色:黑、赤、橙、黄、绿、青、蓝、紫、白、褐、灰、红

光泽:明亮——黑暗、鲜艳——灰暗、灿烂——阴暗、枯燥——滋润、干燥——湿润、粗糙——细腻等等

状态:老(苍老)、嫩(娇嫩、鲜嫩)、新(崭新、全新、七成新)、旧(陈旧、半新旧)

速度:快(迅速)——慢(缓慢)

(2)触觉形象(手能摸到的)

质地:软——硬、韧——脆、坚硬——柔软、结实——松弛、浓稠——稀薄、粗糙——光滑、粘稠——干爽

温度:冷——热、温暖——寒冷、热——凉、烫——冰

(3)嗅觉形象(鼻子能闻到的)

气味:香——臭

(4)味觉形象(嘴能尝到的)

味道:酸、甜、苦、辣

(5)听觉形象(耳朵能听到的)

声音:嘈杂——悦耳、大声——小声、尖叫、哭声、笑声、还有其他象声词如哈哈、嘎嘎等

二、事物特征的最基本描写方法

教学方法:拿出一个具体的事物,如动物或植物或日常用品,让孩子按照前面的特征顺序逐个进行描写训练,妈妈可以先举例子

1、用形容词

前面阐述事物特征的例词基本说都是形容词

2、用比喻句

例如:瘦得象根火柴棒;圆圆的象个皮球;红红的象火一样;鲜嫩鲜嫩的,就象刚出芽的树叶;跑得象箭一样快;等等

3、作比较

例如:小明比小林高十公分,但却要瘦很多;西瓜圆圆的,有点象皮球,可是它还穿这绿色的花衣服;等等

三、作业布置:

拿出两种不同的水果或蔬菜,让孩子调动五官,按照视觉、触觉、嗅觉、味觉、听觉的顺序全面观察、摸捏、品尝,一边观察,一边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,然后通过形容词、比喻句、作比较的方式对刚才记录的内容进行润色,最后整理成一篇观察日记 .

第二课 人物描写#外貌描写

入门篇 第二课 人物描写#外貌描写

教学目的:让孩子掌握外貌描写的基本方法,知道有物可写

教学重点:对人物外貌内容按顺序细分

课时:4

六、篮球抛投教学教案?

抛投最常用的是三步上篮式跑投,出手速度要快。提高出手高度,避免对方封盖。抓准出手的时机。把握合适的跑投投篮距离。跑投时手腕、手指要柔和。一定要控制好你的脚步,想跑投时,突破后抱住球迈出两步,第三步就要跳到空中了,接着把篮球抛投出去。

如果不用三步上篮,在跑动中只要抱住球最多再跑两步,否则就是走步违例了。

七、怎么准备小班教案?

了解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,在五大领域中(语言,科学,社会,艺术,健康)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话题,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,确定教育目标,保持活动的神秘感,活动过程以游戏为主,教学为辅,课堂节奏安排要紧凑,课时尽量控制在10-13 点之间。

八、拳击准备姿势教案?

拳击是一种高强度的搏击运动,为了保证比赛的安全和提高自己的击打效果,拳击选手需要在比赛前做好充分的准备。下面是一份拳击准备姿势的教案。

. 步伐准备:站立直立,双脚分开与肩同宽,稍微弯曲膝盖,保持身体的重心稳定。双手自然下垂,身体放松。

2. 防守准备:同时将双手抬至面部的高度,手臂稍微弯曲,手掌紧握成拳,拳头朝内,手肘贴近身体,掌心朝下。

3. 眼神准备:保持头部直立,目光集中且警觉,注视对手的动作,并随时做出反应。

4. 脚部准备:权衡前脚和后脚的平衡,稍稍踮起脚尖,便能够灵活移动并迅速进攻或防守。

5. 呼吸准备:深呼吸可以帮助身体放松和提高反应速度,因此在比赛前轻松呼吸几次,将身体和心理状态调整到最佳。

以就是拳击准备姿势的教案,希望对拳击初学者或运动员能够有所帮助。拳击运动需要持续的练习和专注,只有通过不断的培训和自身的努力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。

九、网球正手击球教学?

网球正手击球动作的四个技术环节是:

1、准备姿势

面向对方场区站立,两脚开立略宽于肩,两膝放松,重心稍前移,落在前脚掌上,左手扶住拍颈,拍面与地面垂直,拍头指向对方,注意对方来球,做好击球准备。

2、后摆引拍

持拍的手臂放松向后向上拉拍,引拍的路线是直线向后,拍柄正对着球网,拍头向上稍高于手腕,转动双肩,重心后移,左脚前踏,左肩对网,保持侧身迎击球,左手一定要随着侧身转体而指向前面的来球。

3、挥拍击球

击球时应转动身体,用力蹬腿,以肩关节为轴,手腕固定,用大臂带动小臂,击球点在左脚右侧前方与腰齐高的高度击球。

4、随挥跟进

球触拍后,挥拍沿着球飞行的方向前送,重心前移落在左脚上,身体转向球网,拍头随着惯性挥到左肩前上方,肘关节向前,左手扶住拍颈,随挥跟进结束,立刻恢复到准备姿势。

十、教学能力比赛教案怎么设计?

教学能力比赛的教案设计可以参考以下思路步骤:

1.按照比赛文件要求,提取信息化、教学能力等关键词,确定教案课程内容;

2.针对所定内容进行学情分析、内容分析、确定教学目标、制定教学评价和反思;

3.围绕以上内容设计逻辑流程图

4.排版美化教案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相关评论
我要评论
点击我更换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