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姑娘山大峰一般需要2.5-3天,第一天从成都到四姑娘山镇(日隆镇)住一晚(也可缩减为半天),第二天途径海子沟走大约15公里到达大峰营地,休整后第三天的凌晨冲顶后下撤,直接返回成都。
大峰海拔5025米,在大峰顶你会看到这个难以描述的牌子......
答主曾经分别于秋季和夏季两次攀登大峰,第一次去的时候还是小白,遭遇过很多囧事。按照时间顺序将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罗列如下:
一、行前准备
大峰虽然是“入门级”,但毕竟也是雪山不可小视。需要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详细的了解。例如:
1)自己从多少米开始会有高原反应,高反症状是什么?
以答主为例,如果熬夜,会特别容易产生(轻微的)高反,从3000米开始头就会略微疼,但不影响行动。初上高原前两天往往很累,第三天缓解,第四天身体适应。这期间不愿意吃油腻食物,喜欢吃麻婆豆腐(...划去)。
所以我从来都将攀登期设置在第四天或者第三天(节约时间的目的)。前两天往往会去个高原景区溜达适应,如不远处的双桥沟。这期间也不会因为稍许头疼而惊慌失措。
2)血氧含量大概是多少,心率范围是多少?
这两项指标上了高原后都和平原不同,要了解自己的指标去随时监测身体状况。
无论是手环,昂贵的手表,还是号称最准确的血氧仪其实都测的不是特别准。这个是技术问题解决不了,但可以用持续的用同一个设备测试,如果指标保持一致性,那么身体就没问题。
以上两条是高原特殊要注意的,故列在前面。
3)自己每天大概能走多少公里,徒步多久后会开始觉得累。应该多长时间休息一次。按照什么样的心率走会最舒适。
在高原上,体能会缩水,所以要按照自己的情况相应调整。
这决定了你是否要骑马上山。大峰大本营的路线里从中段“打尖包”开始就有了爬升。如果评估体能一般,可以骑马节省体力。
3)每天能喝多少水,路上喜欢吃什么食物。
二、去营地路上
鞋的防水性很重要。答主两次攀登大峰和一次二峰都遭遇大雨/下雪。那个路泥泞的难以言表,泥水里混合着...这部分我不想回忆细节,但提示一下路上很多马队,马是不会绕到路边才上厕所的。
如果鞋子进水会导致路上极其难受。太阳下山后温度下降很快,穿湿鞋容易失温。然后会导致一系列后果影响冲顶。
所以有几个小技巧:
1)携带防水袜,这样鞋子哪怕进水也可以多一层保护。速干袜和徒步袜都起不到这个效果;
2)没有防水袜可以选择在脚上套一个塑料袋,扎好袋口后徒步时也不会感觉到滑;
3)雪套可以有效的避免水从徒步鞋的上方倒灌。再好的防水鞋也怕从鞋口进水,而且防水性能会使得水进去以后就干不了(不要去用火烤!烤了也没用)
三、冲顶过程
一定要吃早饭。很多人因为高反或者起来的过早不愿意吃东西,只喝了点水就攀登。这是很影响体能的,也容易冷。哪怕喝点粥都比只喝水好。但不要吃的太饱...
日出时要注意:
1)及时更换墨镜/雪镜。不然长时间盯着反光的雪地看对眼睛很不友好;
2)注意防晒。由于是黑夜里出发,很多人就对防晒重视的不够。但黑夜总会过去...你会暴露在阳光下好多个小时,高原的阳光会把脸晒伤,甚至严重到到手一摸皮肤片片掉落(请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)
物理防晒>防晒霜的作用。帽子+墨镜+面巾的组合大概够用了,但要注意耳朵上部,墨镜镜腿处保护不到的皮肤,脖子头巾盖不到的地方,忽视的代价可能是下山就脱皮。
如果因为流汗等不愿意涂防晒,可以携带湿巾,擦完脸后再涂。如果几小时后觉得脸上又是汗又是油又是旧防晒而不愿意补涂。一个技巧是可以用卸妆湿巾先处理掉旧防晒,然后再涂,宛若新生。
四、下山
无论能否冲顶,都要留大约1/3的体能下山。下山路才是最危险的。这个时候体能消耗很大,精力也不集中,太阳出来后雪开始化脚下变滑,都容易出危险。
答主见过很多人下山时体能耗尽,就像坐滑梯一样往下“出溜”,这是很危险的,因为你不知道看似平静的积雪下面是什么。有没有尖锐的石头,会不会有孔缝。
所以要给自己留余地。
最后附几张大峰的照片,四姑娘山是很美丽的,值得为此专程一游~
------------------我是分割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如果想看怎么能赚到登山的费用,请跳转(之前记得反手来个赞~):
金融工作哪些岗位可以薪水稳健发展到40w? (知乎热榜问题+百赞回复,7000米以下雪山够花了)
复旦金融大一新生,如何实现年薪百万的目标? (8000米和“7+2”够花了)
如果想看其他旅行和登山的文章,请跳转:
- 相关评论
- 我要评论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