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,祝大家国庆节快乐! 这个问题牵涉太广,关系到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两方衔接问题,也是每一个家长的必经之路。作为一个初中学生的家长,我在这个问题上有足够的发言权。
回顾我小孩的体育训练历程,我在小孩还在读小学的时候,极力鼓励他参与体育运动。那个时候,学业还不够重。大家都意识到,拥有个健康的体格,阳光的气质,是小孩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。在二年级时,家长都把小孩送进了校足球队,三四年级时,代表了校队参加了区里的比赛。那个时候,课余看看小孩参加训练,比赛时家长在看台观赛交流,其乐融融。让人觉得,参加体育训练,是件简单快乐的事情。
然而,区里比赛小组没有出线。学校里觉得这支球队成绩不佳,球员也没什么明星潜质,选择了把训练和比赛重心放在下一届的小球员身上,解散了这支球队。我们几个家长不甘心,协商无果后,决定改打篮球,又去加入了校篮球训练。教练是个黑大粗,一口脏话,貌似又对社会不满。训练了一段时间,有一个小球员打球时不慎骨折,教练不闻不问不管,引起了家长们的普遍反感,大家都选择了退队。就这样,小孩的专业体育训练,终于无疾而终。
到了五六年级,开始面临着残酷的小升初竞争,在升名初的学习压力和快乐学习体育锻炼之间,大家选择了前者。毕竟体育训练如果没打出名堂,是不能当饭吃的。中高考是文化考试,跟体育运动两不相融。谁都知道体育锻练的重要性,但谁又能保证给孩子们一个锦绣前程。
但还是有例外,有一个同学平时成绩不怎么好,知道自己靠成绩是进不了名初,很坚定地参加篮球训练,成为了黑大粗的得意弟子。最终依靠篮球特长,进了一所以篮球为重点的初中,现在也长到了一米八五(初中生,父母并不是很高)。据了解,他只要中考没有D,就能直升进这所全国知名的重点高中(篮球是特色)。顺利走下去,以篮球特长进重点大学也没问题,走出了自己独特的升学之路。
同时,我在海南也看到过琼中女足的训练,为她们的人生而感动。偏僻山沟的农家姑娘,如果不参加足球训练,以她们的教育资源及社会环境,等待她们的将是初中毕业后种田,打工,嫁人,岷然于众人矣。最终由于她们选择了足球,凭借她们吃苦耐劳的农家本性,就算没打出名堂,也大批量进入了海南师范大学体育专业,成功地走出大山,改变了自己的命运。这次U16女足亚洲杯的中国女足,琼中女足入选了两名哦,真了不起!
所以,在大中城市,在中高考的指挥棒下,在社会分层尚未完全关闭的紧迫环境下,大家都会选择读书考学。靠体育特长,不但要天赋,还要付出比别人更加艰辛的努力。要取得好的结果,比考清华北大还不靠谱。但对农家子弟和热爱体育运动的孩子来说,不失为一种逆天改命的途径和方法。道险且窄,且行且珍惜!


- 相关评论
- 我要评论
-